香果树特产我国。起源于距今约1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。最初发现于湖北西部的宜昌地区海拔670—1340米的森林中。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(EH.Wilson)在他的“华西植物志”中,把香果树誉为“中国森林中最美丽动人的树”。中国已把它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。茜草科落叶大乔木,古老孑遗植物,中国特有单种属珍稀树种,分布于我国很多地方。江苏(宜兴)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、陕西、河南均有分布。
香果树喜温和或凉爽的气候和湿润肥沃的土壤。分布区内年平均温18--22℃,在庐山能耐极端最低温-15℃,年降水量为1000--2000毫米,一般集中于5-8月,相对湿度为70--85%。土壤为山地黄壤或沙质黄棕壤,pH值5--6。通常散生在以壳斗科Fagaceae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中,或生于常绿、落叶阔叶混交林内。香果树为偏阳性树种,但幼苗和10龄以内的幼树能耐荫蔽,10龄以上多不耐阴,一般在30龄以上的壮龄树才能开花结实。7~9月开花,果实10-11月成熟;种子有翅,借风力传播。
香果树为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,对研究茜草科系统发育和我国南部、西南部的植物区系等均有一定意义。木材供建筑、家具等用。树姿优美,花大而艳丽,又为优良的观赏植物。
果树一般2年或4年结实一次。果熟后立即采收,放在通风处干燥,2--3天开裂后选出饱润的种子,在沙藏低温下保存,或随即条播;10--15天出芽,需搭盖荫棚,保持床地湿润;苗高20厘米后移植一次;高40厘米后可出圃造林。亦可用扦插法繁殖,插条成活后,3年可出圃造林。
注:此品种10-11月采种,即有种子供应,详情可来电咨询!